【南方Plus】钟南山领衔!抗新冠小分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发布日期:2024-06-11

我国已获批7种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临床如何合理利用?6月7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共53名专家参与撰写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会在广州召开。钟南山指出,随着JN.1新冠病毒变异株等出现,抗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往前走。
 

 
《共识》将有助于全球抗击新冠疫情
 
6月7日,广州东方宾馆。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组织举办的《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届呼吸焦点论坛暨《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会在此召开。200多位呼吸、感染、急诊、重症、药学领域专家现场参会,与线上参会的众多医学专业人士一起共同探讨专家共识解读、COVID-19指南变迁、来瑞特韦真实世界研究、多病原感染叠加流行等议题。
 
据介绍,《共识》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并结合我国对新冠病毒的诊疗经验编写,由钟南山院士任专家组组长,王贵强教授、唐小平教授、杨子峰教授、李时悦教授、郑劲平教授、王明贵教授任专家组副组长,共计53位专家参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王贵强教授表示,虽然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已正式实行“乙类乙管”,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感染威胁全球健康的时代已经结束,而是进入一个新的防治阶段。当前,药物可及性已经不成问题,小分子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新冠疫情对人类的危害,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效果非常明确。在此背景下,钟南山院士组织专家编写了《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药物的认识,同时为老年人和肝肾功能损害者等特殊人群,提供了有效且规范的用药指导。
 
广州医科大学唐小平教授表示,《共识》的发布,不仅是医学界的一件大事,更是对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贡献,它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为患者带来更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全球抗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表示,2023年1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抗病毒药物仅有3种,一年以来,抗病毒药物已达7种。钟院士领衔研发的原创性单药3CL蛋白酶抑制剂等新冠小分子抗病毒药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满足了临床实际需求,也体现了我国科学家、临床专家和企业在这方面的责任感。《共识》基于过去三年多来在临床抗新冠病毒药物方面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等循证医学的证据总结出来的14条推荐意见,对于全国专家在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人方面有较好指导作用,希望能在临床应用中规范化、合理地推广使用,为我们救治病人作贡献。
 
我国将有8种小分子新冠药上市
 
钟南山院士表示,我国已获批7种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从机制上分为3CLpro抑制剂(4种)和RdRp抑制剂(3种),即将再获批一种,届时我国将有8种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上市。“我国已建立很好的抗击新冠疫情平台,快速实现了创新药物的转化、研发和批准,说明我国已经走在国际前面。因此我们完全有资格撰写《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钟南山介绍,《共识》覆盖了14类人群,同时也是纳入抗新冠病毒药物最全的一部共识。“特别是来瑞特韦作为单药3CL蛋白酶抑制剂,它通过基础研究发现能够附在3CL的靶点上差不多6个小时,相比奈玛特韦体内停留时间仅2个小时,因此来瑞特韦不需要加一个附加药(利托那韦)即能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意味着高血压、高血脂甚至有些肿瘤病人使用单药将不受影响。”
 
钟南山特别指出,针对JN.1新冠病毒变异株,抗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往前走,希望通过真实世界研究让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从批准紧急使用转变成完全获批身份,惠及更多患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杨子峰教授对《抗型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解读,重点阐述了老年人群、合并慢性疾病人群、肿瘤患者、孕妇、儿童等14种特殊人群用药推荐。杨子峰强调,在全球新药研发竞争中,我们不再做“拿来主义”,广州国家实验室也承担了研发适合中国人的抗新冠小分子药物,包括单药研发的工作。《共识》的发布,将助力推动未来国产抗新冠小分子药物出海,在国际上推广使用。
 
 

南方+记者 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推荐新闻

志存高远,不负韶华 ——首届广州实验室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

志存高远,不负韶华 ——首届广州实验室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

志存高远,不负韶华 ——首届广州实验室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