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疫苗免疫通常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的接种方式,诱导产生系统性抗感染免疫反应。近年来,黏膜疫苗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经呼吸道免疫的黏膜疫苗能够在黏膜表面诱导产生IgA抗体。这些抗体构成了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有效中和病原体,在预防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期,广州国家实验室彭华研究员联合合作团队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了题为“Sequential intranasal booster triggers class switching from intramuscularly primed IgG to mucosal IgA against SARS-CoV-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经鼻序贯免疫作为加强针,能够快速激发全身及黏膜免疫,尤其是将肌肉注射诱导的IgG转化为IgA免疫反应,有效增强黏膜免疫保护。因此,疫苗经鼻加强免疫续贯传统的肌肉注射有潜力成为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接种途径。
彭华团队此前研发的IFNα-pan-RBD-Fc (IPRF) 融合蛋白疫苗,已完成V-01临床三期试验,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该疫苗无需额外佐剂,即可通过肌肉注射激发强大的全身免疫反应,并在小鼠实验中展现出作为黏膜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小鼠实验探讨V-01经鼻序贯免疫的优势,发现这一免疫模式能引发与两针肌肉注射相当的全身免疫反应,并且能够显著增强上呼吸道的抗病毒黏膜免疫。该序贯免疫模式在保护小鼠免受病毒感染的实验中,成功降低了病毒载量并加速清除上呼吸道病毒。
此外,研究还发现,经鼻序贯免疫能够迅速诱导强烈的IgA+ B细胞反应,且IgA+ B细胞与IgG+ B细胞高度一致,表明该免疫模式通过IgG-IgA类别转化激发强大的黏膜免疫反应。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团队合作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V-01经鼻疫苗的志愿者,尤其是接种过灭活疫苗超过6个月的,安全性良好,且显著提高了血浆IgG、IgA抗体反应及中和滴度,进一步验证了经鼻序贯免疫的重要临床价值。
图: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IPRF, IFN-Pan-RBD-Fc)经鼻序贯免疫激发肌肉注射疫苗所诱导的IgG转化为呼吸道黏膜抗新冠IgA的免疫应答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经鼻序贯免疫在诱导黏膜免疫中的显著优势。单次经鼻序贯免疫能够有效保护小鼠并清除上呼吸道病毒。更重要的是,这是首次在体内揭示了经鼻序贯免疫通过IgG-IgA类别转换的机制,迅速激发黏膜免疫反应,为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林逸凡、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廖雪娇、广州国家实验室曹学智、广州医科大学张昭勇为并列第一作者,广州国家实验室彭华研究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赵金存研究员、清华大学傅阳心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72/JCI175233